中国专家发现可预测HPV相关口咽癌治疗敏感性的“关键因子”******
中新网上海2月2日电(陈静 周鑫)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的口咽癌,是具有独特临床和生物学特性的一类头颈部肿瘤,近年来在口咽癌中占比迅猛增长。
记者2日获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头颈专科陆雪官教授领衔其团队,历经近4年探索发现了可预测HPV相关口咽癌治疗敏感性的“关键因子”。该研究为HPV相关口咽癌治疗敏感性的预测,以及未来抗肿瘤免疫的靶点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
陆雪官教授2日告诉记者,根据其团队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患者数据的统计,HPV阳性患者在所有口咽癌患者中占比近60%。研究团队发现,HPV相关口咽癌内存在CD16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亚群,其产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肿瘤内CD161+CTL浸润程度与治疗反应和生存率正相关。
近年来,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运用给更多患者争取了非手术治疗的机会,而“如何在治疗前精准筛选出治疗敏感和预后良好的患者”则成了亟待回答的一大难题。越来越多研究显示,无论是传统的放疗、化疗,还是新兴的肿瘤免疫治疗,其疗效都与肿瘤免疫微环境密不可分。
据了解,陆雪官教授团队从2018年起开始从事HPV相关口咽癌免疫微环境的研究。研究团队在HPV阳性患者中鉴定出CD161+CTL亚群,并证实其可通过相关机制发挥强大的抗肿瘤作用。团队通过临床验证,发现肿瘤内CD161+CTL的高浸润与良好的治疗反应和延长的总生存率呈密切正相关性。
据悉,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知名学术期刊《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完)
【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⑰】重庆:持续绿色转型******
【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⑰】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我们一期的6条生产线今年将全部建成投产,还将启动二期24条生产线的建设。”1月7日,位于重庆涪陵高新区的卡涞项目施工现场,设备调试安装和厂房室内装修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杭州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姜帆介绍,总投资10亿元的涪陵卡涞项目全部完成后,每年将生产300万件高性能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成为涪陵新材料产业的新引擎。
2022年底,重庆市经信委发布《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创建名单》,涪陵高新区以动力电池系统、轻量化部件为特色入选创建名单。
同样位于涪陵高新区的吉利涪陵12GWh动力电池项目,施工场面热火朝天。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心脏”,其品质直接决定整车性能。该项目规划面积480亩,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是全市百项重点推进项目之一。
2022年12月29日,重庆市委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持续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等七方面的重点任务。按照《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涪陵高新区已引进吉利涪陵12GWh动力电池、卡涞科技、达新半导体6英寸IGBT晶圆产业化等项目,着力打造涪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助力重庆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化、新能源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9日 01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